半岛体育- 半岛体育官方网站- APP下载蛇口街道:“蓝海红帆”激活力赋新能党建引领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10-06半岛体育,半岛体育官方网站,半岛体育APP下载
一轮明月,悄然跃上孖洲岛修船基地的巨型龙门吊的臂膀,将清辉洒向沉睡的海湾。9月28日晚,临近国庆中秋佳节,当城市里万家灯火共庆团圆时,远离深圳陆地的孖洲岛上,一场久违的热闹正在发生。在深圳市首个岛屿党群服务中心——孖洲岛党群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广场前,人声鼎沸。做月饼、赏非遗、听音乐……上百名常年在岛上工作的工程师、一线工人和他们的家属,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这里是蛇口街道“蓝海红帆”党建品牌的探索实践原点,也是“党建+”赋能与“蓝色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
对于这座平日只闻机器轰鸣、鲜见生活烟火的海上高端装备制造基地而言,这样一个充满温情和欢笑的夜晚,曾经是一种奢望。如今,始于一艘名为“蓝海红帆”的党建航船,正载着这座“国之重器”的摇篮,驶出地理与心灵的“孤岛”。“蓝海红帆”特色党建品牌,是蛇口街道党工委立足海岛实际,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融合地企共建、精准服务与多元共治的创新型党建品牌。它瞄准海岛治理“地理隔离、服务滞后”的痛点,致力于打破“孤岛”困局,通过红色引擎驱动蓝色经济,实现治理效能与产业动能双提升。
当天上午11时,深晚记者坐船登上孖洲岛,为庆祝中秋佳节到来,岛上的党群服务中心广场前正在举办一场名为“蓝海月明·红帆孖洲”的中秋职工嘉年华活动。在现场,到处可见各类服务摊位前人头攒动,洋溢着岛上职工们的欢声笑语。
在义剪区,来自首脑美业学校的志愿者手法娴熟,免费为岛上职工修剪发型;健康义诊摊位前,医护人员耐心为职工测量视力,做眼部护理;安全生产知识趣味抢答区则将关于船舶修造、海洋工程的专业安全知识融入互动游戏,职工在抢答赢取礼品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安全专业的意识;晚上举办非遗舞狮活动。“这些活动充实了我们平日无聊的生活”,职工刘叔微笑着说。这些丰富而接地气的活动环节,精准契合了海岛职工对文化娱乐、家庭互动与便民服务的多元需求,展现出“蓝海红帆”党建品牌精准务实的服务理念。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本次中秋嘉年华活动并非单一节庆活动,而映射出“蓝海红帆”品牌常态化、体系化服务的特征。该品牌自创立以来,始终坚持以职工需求为导向,逐步构建起多层次、有温度的服务体系。 在文化浸润方面,举办“新年音乐会”“深蓝思享读书会”等深受职工喜爱的活动,为职工搭建思想碰撞、展示风采的平台,引导职工爱岗敬业、建设海岛;在关爱服务方面,品牌整合街道、工会、慈善基金会等多方资源,打造“物质帮扶+精神关怀”双轨模式,不仅定期开展防暑物资捐赠、健康体检、法律咨询等实用服务,更注重心理疏导与家庭关怀,切实为职工排忧解难;在社区营造方面,成立“星河载梦”社区夜校,开设声乐、舞蹈、二胡、技能提升等多元化课程,有效利用职工业余时间,不仅提升了个人技能与素养,更促进了邻里融洽与社区和谐,显著增强了海岛职工的归属感。
站在孖洲岛码头,望着往返陆地的班船缓缓靠岸,很难想象这片0.68平方公里的海岛,曾因这道窄窄的海峡让孖洲岛在时代快速发展中显露出“孤岛”效应。2004年基地建成后,700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成了这里的主力军,班船成了他们与陆地唯一的连接,岛上超市、休闲场所寥寥无几,下班后只能在宿舍消磨时光,孤独感悄然蔓延。“干活没劲儿,想回家的念头总冒出来。”一名老职工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仍有感触,这种消极情绪不仅拉低工作效率,更让企业陷入“招人难、留人更难”的困境,成了高质量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正是看到这样的难题,蛇口街道以党建引领打造“蓝海红帆”品牌,剑指海岛治理“地理隔离、服务滞后”的痛点;岛上的企业也主动加入,盼着借政企社联动破解困局。起初,大家把重心放在“解燃眉”上——让职工在岛上能方便办事、舒心生活;随着行动深入,需求慢慢转向“提品质”,企业希望通过党建整合资源,帮职工学技能、丰富精神生活,让“产”与“才”共成长。
行动中,各方力量拧成了一股绳发出强大合力。蛇口街道把党建引领作为核心纽带,通过与孖洲岛基地党委、大铲海关、广前电力等签订共驻共建协议,搭建起常态化的“共建议事平台”,形成了“问题共议、难题共商、资源共享、目标共赢”的党建联建新机制。以民生微实事项目开展为契机,还翻新了岛上的篮球场、升级了迎宾大道,让基础设施旧貌换新;同时拉起一支“党员安全生产督查队”,定期上岛排查安全隐患,守住职工安全底线。
此外,常年困扰海岛职工的物资运输问题,也有了破解之道:社区派工作人员驻岛办公,企业则协调班船,确保活动物资准时送上门,让服务不打折扣。随着去年深晚团队的加入赋能,更是给行动添了把力。在蛇口街道的牵线下,团队小伙伴们一次次登岛,摸清海岛特点和职工需求,与社区、企业“各司其职”:社区当“传声筒”收集需求、协调各方,企业出场地出人,深晚则负责策划活动、讲好孖洲岛故事。考虑到海岛封闭特殊性,团队提前跟班船沟通物资运输,避开企业生产忙时调场地,活动特地加了工业风、海洋风元素,聚焦岛上职工需求,也让更多人看到海岛发展的“新模样”。
两年来,随着孖洲岛党群服务中心的启用运营和“蓝海红帆”品牌的深入实践,为这片蓝色国土注入了强大的活化剂,其产生的成效是多层次、立体化的,远远超出了初期预设的目标,为类似区域的治理与发展提供了启示。
孖洲岛党群服务中心成为“蓝海红帆”在基层实践生动注脚。从一开始的功能服务单一,到现在的功能齐全、服务多样,变化“看得见摸得着”。如今,行政服务区增加了纠纷调解室、心灵驿站,职工心里有疙瘩,能找地方好好说;生活服务区嵌了社区图书馆,借的书在全市都能还;健身区多了乒乓球桌、台球桌,大讲堂白天能放“红”,到了晚上就变身瑜伽舞蹈室,怎么用都方便。“我下班后就过来休憩娱乐,这里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在岛上工作20余年的黄师傅感慨说道。
中心已逐步打造为红色“赋能站”、产业“聚力站”、人才“加油站”。 在这里,党建不仅是思想引领的阵地,更是推动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增强和凝聚力强化的实体平台。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服务、赋能职工,中心成为做强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和强化凝聚力的重要抓手,有效推动党心和企心同频共振,党建与经济发展互融共促,为引领蓝色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中心的成功落地与运营,得益于“地企共建、共治共享”模式。为配合“蓝海红帆”系列活动的开展,招商孖洲岛基地也主动出策出力。企业不仅专门腾出场地用于建设党群服务中心,还积极配合开展技能竞赛、文化活动等。
不仅如此,随着“蓝海红帆”党建品牌的持续深入落地,岛屿环境也实现了“花园式厂区”的跃升。“现在吃完晚饭,大家都愿意出来散散步、打打球,感觉整个岛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更像一个温馨的社区了。”一名正在翻新后的篮球场上挥洒汗水的职工满意地说。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显著增强了职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专家认为,蛇口街道把孖洲岛党群服务中心建在“离陆地最远、离职工最近”的地方,实质是把党建“神经末梢”升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如今,“蓝海红帆”党建品牌效果正逐步显现。这一品牌以党群服务中心为物理支点和实践载体,通过“地企共建、精准服务、多元共治”三大路径,有效破解了海岛治理难题,提升了职工获得感与归属感,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形成了“党建引领、产业兴旺、人才集聚、社区和谐”的良性循环。 对“蓝海红帆”党建品牌的持续探索,是蛇口街道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进经济发展高质量的有效实践,为蛇口国际海洋城建设注入了强劲的“红色动能”。展望未来,这片山海之间的热土,“蓝海红帆”将继续扬帆前行,绘就一幅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
深圳晚报记者 谢启宗 实习生 黄旭媚 黄玉春 王雨荷 通讯员 李吉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