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拟减持超143亿元精达股份减持或致控制权变更半岛体育- 半岛体育官方网站- APP下载
2025-11-06半岛体育,半岛体育官方网站,半岛体育APP下载近日,投资快报梳理统计,上周(10月27日至11月2日)A股市场共有63家上市公司披露股东减持计划,合计拟套现金额超百亿元,达到143.73亿元。此次减持涉及专用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19个行业,既有控股股东、高管等内部人士,也包括私募股权基金、产业投资机构等外部股东。若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算,此次拟减持的金额区间跨度较大,最高拟减持金额达到57.92亿元(药明康德),最低拟减持金额为8.53万元(创耀科技);若按拟减持比例上限计算,最高拟减持比例占公司总股本最高达到5.49%(富特科技),最低则是0.0017%(创耀科技)。
进一步分析减持比例,计划减持比例达到3%及以上的企业有15家,涉及金额达29.85亿元,占总金额的20.77%;计划减持比例在1%—3%(不含3%)之间的企业有34家,涉及金额达到103.80亿元,占总金额的72.22%;计划减持比例在1%以下的企业为14家,涉及金额为10.09亿元,占总金额的7.02%。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上周发布减持计划的63家公司分布于19个证监会(新)一级行业,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11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家)、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5家)位居减持企业数量前三,合计占比达39.68%。若按计划减持上限计算,上述排名前三的行业潜在套现规模达38.29亿元,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拟套现约20.33亿元;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拟套现约9.81亿元;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拟套现约8.15亿元。合计套现金额占总套现金额达26.64%。
福龙马控股股东张桂丰拟减持不超1.5%股份预计套现1.51亿元业绩近年承压
福龙马(603686.SH)发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减持股份计划的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张桂丰拟启动新一轮股份减持,引发市场关注。
作为国内首家专注于环卫领域的主板上市公司,福龙马成立于2007年,2015年于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以“智能装备制造+环境产业生态运营”双轮驱动为核心战略,形成了涵盖专用车辆、环卫设备及配件制造销售,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等服务的全产业链布局。其核心产品构建了全品类环卫装备谱系,包括洗扫车、扫路车、吸尘车等传统装备,以及SD22智能扫车、全球首款基于滑板底盘的L4级无人清扫机器人等智能产品,广泛应用于城乡人居环境治理各场景。
根据公告内容,张桂丰计划自本次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或两种方式相结合的途径,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623.14万股,该数量占福龙马当前总股本的1.50%。以公告披露当日公司股票收盘价为计算基准,此次减持计划若全额实施,张桂丰预计可套现金额约1.51亿元。
截至本次减持公告披露日,张桂丰仍持有福龙马7678.19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8.4825%,仍是公司第一大股东。回溯其持股变动历程,张桂丰最初持有福龙马8403.5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0.22%;自2019年12月2日首次减持公司股份以来,截至本次公告披露前,其已累计减持福龙马股票800万股,累计套现金额约8403.44万元。若本次1.51亿元套现计划落地,张桂丰累计套现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从公司业绩表现来看,福龙马近年面临一定增长压力。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0.4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亿元,同比降幅达37.4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样同比下滑36.77%,营收与利润双降态势明显。
进入2025年后,公司业绩呈现局部改善迹象。据福龙马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5.99亿元,同比仍下滑5.07%,但降幅较2024年全年有所收窄;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滑1.83%,下滑幅度显著收窄;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实现4.43%的正增长,结束此前连续下滑趋势;同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2亿元。
中新赛克(002912.SZ)发布股东减持股份预披露公告,公司四位股东广东红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广东红土”)、南京红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南京红土”)、昆山红土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昆山红土”)及郑州百瑞创新资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郑州百瑞”),计划启动合计减持。
根据公告,上述四位股东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等合规方式,合计减持中新赛克股份不超过483.21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2.8299%。以公告披露当日公司股票收盘价为计算基准,若此次减持计划全额实施,四位股东合计可套现金额约1.4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本次公告发布之日,广东红土、南京红土、昆山红土、郑州百瑞合计持有中新赛克股份483.206万股,持股比例恰好为2.8299%——这意味着,若本次减持计划全部落地,上述四位股东将清仓离场,不再持有公司任何股份。
对于减持原因,公告明确指出,广东红土、南京红土、昆山红土及郑州百瑞均属于创业投资基金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目前各基金存续期间均已超过十年,且均处于正常退出期,本次减持系基于基金退出需求及自身经营规划的合理安排,属于创投机构常规退出行为。
回溯中新赛克近三年股东减持历程,上述四位创投股东曾多次披露减持计划,且不同时期减持公告发布后的市场反应及最终实施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2024年4月25日,广东红土、南京红土、昆山红土、郑州百瑞首次联合披露减持计划,拟合计减持不超过441.50万股(占总股本2.5856%)。该公告发布后30个交易日内,中新赛克股价下跌4.91%,最终实际减持约7.3万股,套现金额约143.56万元,减持计划实施比例较低。
2024年11月12日,上述四位股东再次联合拟减持不超过512.25万股(占总股本3.0%),同时南京创芸拟减持不超过131.26万股(占总股本0.7687%)。此次公告发布后30个交易日,公司股价逆势上涨4.08%,最终合计减持约638.07万股(占总股本3.7368%),套现约1.70亿元,减持计划基本全额落地。
2025年3月17日,南京众诀单独披露减持计划,拟减持不超过15.78万股(占总股本0.0924%)。公告发布后30个交易日,公司股价大幅下跌19.66%,最终实际减持约8.25万股,套现约188.93万元。
2025年5月8日,广东红土等四位股东第三次联合拟减持不超过512.25万股(占总股本3.0%)。公告发布后30个交易日,股价小幅下跌0.93%,最终实际减持约474.55万股(占总股本2.7791%),套现约1.16亿元,减持实施率超90%。
业绩层面,中新赛克2025年前三季度呈现“营收增长、亏损收窄”的态势。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当期实现营业总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13.93%,营收规模保持两位数增长;归母净利润虽仍为净亏损1063.07万元,但同比亏损下降幅度达77.36%,亏损幅度显著收窄;扣非归母净利润净亏1523.59万元,同比亏损下降69.11%;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19.12万元。
精达股份减持计划调整实施主体,李光荣及一致行动人拟份套现6.92亿元或涉控制权变更
精达股份(600577.SH)发布《关于股东减持股份计划调整实施主体的公告》,将此前披露的实际控制人李光荣个人减持计划,调整为李光荣与一致行动人特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特华投资”)共同实施,合计减持规模保持不变,同时公告提示此次减持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回溯减持计划背景,2025年10月17日,精达股份曾披露李光荣的减持计划:因个人资金需求,李光荣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两种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6430万股,对应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而根据本次最新公告,该减持计划的实施主体由“李光荣”单独调整为“李光荣及一致行动人特华投资”,合计拟减持股数仍为不超过6430万股(占总股本3%),未发生变化。
截至本次调整公告披露日,特华投资持有精达股份8025.84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73%,具备参与此次联合减持的股权基础。以本次公告披露当日公司股票收盘价为计算基准,若此次6430万股的减持计划全额实施,李光荣及特华投资合计可套现金额约6.92亿元。
从公司业务布局来看,精达股份聚焦特种电磁线、特种导体及模具制造与维修领域,核心产品包括漆包铜基圆线、漆包铜基扁线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电力输变线路、人工智能等当下高景气赛道,形成了较为明确的业务定位与市场竞争力。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精达股份在本次减持公告中特别提示风险:此次减持计划实施后,可能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具体来看,若本次6430万股的减持计划全部完成,李光荣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将降至6.28%;而根据公司2025年三季度报告数据,截至今年10月末,精达股份第一大股东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9.09%,第二大股东乔晓辉持股比例为7.91%——这意味着,减持后李光荣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将低于当前前两大股东,公司股权结构将进一步分散,控制权归属存在不确定性。
业绩表现方面,精达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态势稳健向好。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当期实现营业总收入177.76亿元,同比增长10.50%,营收规模保持双位数增长;归母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长8.4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4.24亿元,同比增幅达9.78%,盈利水平稳步提升;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26亿元。
平安产险龙泉出席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分享人工智能重塑保险价值链的创新实践


